使用者討論:Tokisaki Kurumi/存檔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You develop an instant global consciousness, a people orientation, an intense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world, and a compulsion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From out there on the mo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oks so petty. You want to grab a politician by the scruff of the neck and drag him a quarter of a million miles out and say, "Look at that, you son of a bitch".
— Edgar Mitchell

處理機械翻譯[編輯]

請勿再以「建議尊重一下來源原文」為由不由分說回退編輯,英文原文的句型直接照搬過來中文,閱讀起來壓根就不通順。-- 同舟 · 2021年1月7日 (四) 10:58 (UTC)[回覆]

但問題是,本來就不只是只有法律途徑,我還專門加了w:Attempts to overturn the 2020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當然一開始應該是我誤解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2021年1月7日 (四) 11:01 (UTC)[回覆]

2021年2月[編輯]

您好,您的簽名超過了簽名指引所規定的255位元組(並非字元),過長的簽名在編輯頁面原始碼時會影響閱讀,使其他編輯者很難查看討論內容本身和發言者,因此請縮短您的簽名,如果不知道如何計算長度,您可以在沙盒中使用~~~簽名,然後在編輯歷史裡面查看位元組變化量,謝謝您的配合。 Xiplus#Talk 2021年2月16日 (二) 09:10 (UTC)[回覆]

Solved.--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2月17日 (三) 14:41 (UTC)[回覆]

2021年3月[編輯]

請勿修改或刪除別人的留言,正如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所做的行為,這種編輯將會被視為破壞。如果您想做試驗,請使用沙盒。謝謝合作! Matt Smith留言2021年3月18日 (四) 16:20 (UTC)[回覆]

2021年4月[編輯]

你為什麼總是刪除別人編輯的條目,而且事先也不提出討論,維基上不是要遵守維基的規則嗎?我是新手不知道什麼模板,我就是按照上面的留言複製的,是想告訴你不要隨便刪除別人的東西,要遵循維基的規範,這個有錯嗎? 就因為這個你就到我的討論頁面里說要封我的號嗎? 2021年4月22日 (四) 03:30 (UTC)

這樣的話我可以理解您在說啥。那,這裡我不介意具體和您討論一下,不過這個串可能會比較長而且涉及哲學政治學語言學意識形態,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具體和我交流一下。--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00 (UTC)[回覆]
@Sunlight2021我就先寫一段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首先,我覺得我們得先搞明白什麼是維基的規則,維基的核心規則包括三個:Wikipedia:NPOVWikipedia:VWikipedia:OR。在我看來,Wikipedia:OR規定了我們法理上不能把自己想的內容直接放進條目中,Wikipedia:V要求我們必須在先前這一步之上為我們加入進條目內的內容註明來源,Wikipedia:NPOV要求我們平衡條目內的內容。其中NPOV的具體含義是最常受到爭論的,但是NPOV中明確寫出了「像地平說這樣展現歷史性觀點的條目,已經少有或沒有當代支持者,就只需簡要地提及它在當代的地位,而將討論的重心放在歷史中曾出現的觀點上,並中立地提到現代對這些歷史觀點的質疑。對於其他少數意見,可能需要更廣泛地說明多數意見,以免誤導讀者。Wikipedia:邊緣學說以及NPOV問與答提供了相關進一步的建議」。也就是說,NPOV要求編者不應該把一些陰謀論內容,沒有關注度的內容,法律上有爭議的內容扔進其母條目(而不是其本身的條目內)。--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08 (UTC)[回覆]
另一方面,Wikipedia:REDFLAG要求編者對於條目內超乎尋常的斷言(比如地球未來的命運)給出更加可靠的來源。我們不妨做個基本的假設:是我們在草稿紙上的亂塗亂畫更有價值,還是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更有價值,更可靠?答案自然是後者。--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15 (UTC)[回覆]
根據以上這幾點,我們繼續往下推。媒體可靠嗎?我覺得不可靠,媒體總是造假,即便是最好的那一批也總是造假,儘管學術界也有造假,但相比之下,至少感覺起來要少得多。而且看起來方針指引Wikipedia:RS支持我的觀點:「很多維基百科條目依賴於學術性內容。如果有學術和同行評審的出版物,學術點評和教科書通常是最可靠的來源」。--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18 (UTC)[回覆]
根據以上幾點,您就不妨能了解我為什麼要刪除條目的內容了,這些東西不需要再放幾百年,只需要再放幾十年甚至幾年就會無人問津,那麼有必要在缺乏來源的情況下大書特書其爭議部分,製造不存在的爭論嗎?我覺得沒有必要。--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22 (UTC)[回覆]
至於討論問題,勇於更新頁面指引告訴我們應當大膽編輯條目,維基百科的創立者,吉米·威爾士也:「這一點我怎麼強調都不過分。若干編者似乎有個糟糕的傾向,將臆測性的『我自某處聽聞』的假偽資料加上『來源請求』標記。錯了,這些東西應該被積極地移除,除非可以為它註明來源。這點適用於所有資料,特別是在世人物的負面資料」。Wikipedia:V中進一步指出:「可疑來源指在事實查證上聲譽不佳的來源。這包括:被公認為極端主義(在今天的CNN條目里是極右派)、出於推銷目的或主要基於流言與個人觀點的網站與出版物。可疑來源只可用在關於它們本身的內容中,特別是它們的專文」。--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26 (UTC)[回覆]
至於最後警告模板的問題,我已經告訴過您您發錯警告模板了(Special:Diff/prev/65308193),您還堅持又發了一遍。--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31 (UTC)[回覆]

User:Sunlight2021:差不多寫完了,有任何問題請繼續問。--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44 (UTC)[回覆]


@Tokisaki Kurumi第一:你刪掉的那個條目是有來源,有引用,這不是憑空想象或者憑空捏造的。那個條目的內容不是我加上去的,是Matt Smith加的,我只是加了一個標題,這樣看上去更清晰,更美觀一些。第二:你認為要刪除的理由是你認為的,別人不一定這麼認為,就像你說的,「不能把自己想的內容直接放進條目中」那按照你這裡道理來說,也同樣不能把自己想刪除的內容直接刪除,是這個道理吧。你看看CNN這個詞條里的內容,你是直接下手刪的,也沒打招呼,也沒問誰,也沒提討論,即使你的看法再有道理,但是你沒有按照維基的規則來操作,所以你就沒有道理,而且可以視為你破壞維基百科,是不是?參與維基百科編輯的能人、有能力的人、有造就的人數不勝數,如果都以自己認為的做法去做,那不就亂了嗎? 所以建議你以後刪除什麼先按照維基的要求,提討論,然後在做,不然明天就不是只有我這樣跟你說了。 --Sunlight2021 2021年4月22日 (四) 04:37 (UTC)
@Sunlight2021我沒有說條目沒有來源引用,我只是說來源引用不夠可信以及關注度可能不夠,您自己也可以看一下都是媒體報道,沒有論文和書籍來源,而且事實上Matt Smith君加入的內容是有法律爭議的,而且雙方正在打官司解決這個問題(福布斯的報道)。至於編輯和討論問題,您可以再參考一下Wikipedia:BOLD,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們需要通過討論確定1+1=2?如果有人覺得1+1不等於2是不是還要尊重這個意見?當然您也許會說人文學科是人文學科,自然學科是自然學科,但是您也沒有說清楚到底是為什麼。--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50 (UTC)[回覆]
另外可以參考一下Wikipedia:TALKDONTREVERT。--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4:55 (UTC)[回覆]
OR那個可能是您有些誤解,我直接抄OR原文:「維基百科不是存放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場所。在維基百科裡所謂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指的是未發表的事實、爭論、觀點、推論和想法;以及對已發表材料進行的未發表分析或總結,並產生了新的立場。以上意味着維基百科不是存放您的個人觀點、經驗或爭論的場所」。--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5:00 (UTC)[回覆]

@Sunlight2021稍微離下題,我不是空穴來風,真有認為1+1不等於2的:Talk:0.999…#0.9999...是不等於1的。因為中間可以插入許多數,其實是無限的數。,這類問題甚至不需要什麼數學背景,稍微搜一下就能找到的內容:MathWikia給出的證明一位大學教授給出的證明。--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5:14 (UTC)[回覆]

請遵守維基編輯方針[編輯]

請按照方針,在刪除大量內容前在討論區先討論。英維只是那裡的編輯,不是維基方針,不是直接拿來參照刪除內容的依據。--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4月22日 (四) 03:00 (UTC)[回覆]

@诗琳童請給出具體方針理據哪一條要求刪除沒有顯著性的內容時要求討論,我只看到了Wikipedia:UNDUE,謝謝。--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3:02 (UTC)[回覆]
(~)補充,關於我刪掉的兩個章節里,第一個章節我不確定英維有沒有,但很明顯更適合於放在個人條目而非CNN里,而且請問這件事和中文使用者有關係嗎,或者它是重要新聞嗎?如果沒有,那麼就不應該大段放在CNN的條目內。第二個章節英維有,但是放在了真相工程條目中,可考慮等到有人創建真相工程後再添加進對應條目中。--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3:04 (UTC)[回覆]
(:)回應:閣下所言的重要新聞或是顯著性內容,只是你自我標準。您是否想過別人想法跟你不一樣呢?如有不同,尤其是主觀性因素比較強的,那麼就應該在尊重編輯的前提下,先討論達成共識對吧?我不清楚您所言「這件事和中文使用者有關係嗎」是什麼,是指那不是中文世界的事情還是指中文的人不會關注此事?既然確立了中文條目,或者說維基沒有這樣的限制,那麼內容怎麼會跟語言使用者有聯繫呢?在我看來非常重要。CNN作為主流媒體,而且是被維基依據作為可信來源的媒體,如果發生背離媒體原則的造假事情,那是小事嗎?如果是某個作者個人的假新聞,CNN失察,並且有表態,那麼我也同意你所言,放在個人條目更合適。但是,顯然證據顯示,那是CNN管理層的問題,因此,不僅應該放在媒體條目,也應該放進個人條目。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4月22日 (四) 06:22 (UTC)[回覆]
怎麼就又成鐵板釘釘的造假了?起碼等起訴(Project Veritas Founder James O』Keefe Sues Twitter Over Ban)結束了再說吧(w:Wikipedia:BREAKING)。--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6:34 (UTC)[回覆]
第一次聽你這話。維基上不同的雙方觀點,是依據媒體報道,有規定要等起訴判決才可以提嗎?這讓我想到,外星人相關條目的那些信息和證據,很多不是政府承認的,那是不是不能用了?羅斯威爾事件至今官方沒有公開證實有發現小灰人等,那反方就不能說話了?你的思維很像中國大陸封閉環境下的局域思維。請原諒我直言。由於大陸思維顯然跟維基的價值觀體系有別,我是想提醒閣下真融化到維基中。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4月22日 (四) 07:01 (UTC)[回覆]
先別急着指責我的思維,因為這思維的效力不是從我這來的,我只是按照英美法系的思路來了而已,總不能是我跟着闖紅燈了吧?--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8:00 (UTC)[回覆]
有關羅斯威爾事件的後半段請閱讀Wikipedia:UNDUEWikipedia:FRINGE。--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2日 (四) 08:12 (UTC)[回覆]
閣下很幽默!您有想過嗎,英文維基上的編輯,未必屬於英美法系。難道沒有大陸華人朋友在編輯嗎?一個現象是,不了解維基百科的人,把維基百科作為權威,卻不知道很多編輯是學生甚至中學生。這不可避免的是,在一些領域的認知上會比較幼稚和淺薄。作為維基編輯,我們都是自願貢獻,希望把維基做成客觀的經得起時間驗證的平台,因此不得不更謹慎嚴謹。否則,一個錯誤的信息就可能造成惡果。 感謝你提示羅斯威爾事件後半段。我看到解密文件中的一些東西。不過官方仍然沒有正式公布或者承認過去的造假。現在,外星人的存在根本不是需要質疑的事情。可是,很多隻相信政府權威的人,還在迷中爬行思考。悲哉!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4月23日 (五) 14:50 (UTC)[回覆]
@诗琳童聽不懂您「閣下很幽默!您有想過嗎,英文維基上的編輯,未必屬於英美法系。難道沒有大陸華人朋友在編輯嗎?一個現象是,不了解維基百科的人,把維基百科作為權威,卻不知道很多編輯是學生甚至中學生」這段在說什麼,您或許應該再學習一下相關的法律知識(比如英美法系中的判例法)。但後半段我不覺得就外星人這類話題某個非空間科學社會科學天體生物學的維基編輯會比這幾個領域的專家更有話語權。正如更有可能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是萊布尼茨拉格朗日法拉第,更有可能推動哲學發展的是約翰·洛克康德德里達,而不是某個在街邊胡思亂想的平民。這不是什麼精英主義,這是代議制共和制的基本理念——讓知情的民眾挑選能代表他們意見的領導人替他們做出抉擇。當時的美國制憲者、開國元勛富蘭克林曾被問到過類似的話題——他沒有高談什麼民主自由,他的語言非常一針見血:
維基百科在這方面的方針亦是可供查證,不是真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4月23日 (五) 17:30 (UTC)[回覆]
感謝閣下的意見。由於所學知識和人生經驗的不同,難以避免的是我們的思維差異。我大概了解你想說的。這個話題當然屬於另一種,或許應該是喝着茶聊天那樣各抒己見。撇開維基編輯的業務不談,就社會這些門類而言,科學其實是沒有邊界限制的。當然真正的大科學家與體制內或者既得利益科學家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就像對於外星人事件,造假混亂輿論的也可以使科學家,就像疫情中,兩類科學家也在發聲。很多時候,真相與科學家身份無關,跟人性有關。因此,維基條目只能儘可能以公心去編輯,依據的是所謂可靠來源的媒體報出來的東西。如果媒體或媒體人本身就有問題有偏向,比如某些專制國家或宗教國家對媒體嚴控,弱者小眾而言,維基的內容就難以呈現真實。因此,作為人而言,兼聽十分必要。比如您提及的領域專家更有話語權,在公眾里的確是這種現象。但另類聲音就需要憑個人悟性去感知。您聽說過直覺吧、思維感應吧,據說以量子糾纏的理論去理解,完全可以解釋通,但是在傳統科學界那是邊緣的不科學的東西。而在經驗中,不需要科學證明,不少人有那樣的經驗。我自己也有不少體驗。霍金在1988年說出外星人是存在的,美國某個作家自己寫了親歷外星人的書籍《聖餐》,當時在紐時暢銷,但是那時候都是屬於邊緣化的話題。至於後來的《海奧華預言》《地球守望者》之類高層生命與人類的溝通,恐怕更不是科學而令科技界的很多人不齒。富蘭克林很深刻,很了解人性。民主自由不是口號,能努力達到共和就已經很好。現在的美國在發生的就是打着民主自由反真民主自由。我家樓里有人吸大麻煙味進入房間,他們干涉了我的自由,但是我無辦法。因為紐約把大麻合法化了。學校還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認為自己非男非女。我作為教師,我不敢對學校孩子講出自己的真話。我只能做私教的時候說,你看陰陽五行相生相剋,這是宇宙的規律,植物雌雄花授粉才能生育,動物雌雄相交才能繁衍。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受到懲罰。人也一樣…… 抱歉!我說多了,跑題跟您聊天了。但願在您私人頁面不算是違背維基的原則。不過,今天既然已經打字這麼多,花了時間,我就不刪除了。下不為例。望閣下原諒。維基準天使-詩琳童留言2021年4月24日 (六) 15:17 (UTC)[回覆]

Re:[編輯]

不算,在下不介意。--Antigng留言2021年4月25日 (日) 14:23 (UTC)[回覆]

Re: 關於條目探討區關於可靠來源總結問題存檔相關事宜[編輯]

收到。整個討論給我的印象是:有的人認為就報導事實而言,該來源不可靠,也有人認為就觀點來源而言,該來源尚屬可靠(不習慣用RSN的分級來說事);討論最終是因為特定用戶的堅執、討論停滯而不了了之——我不肯定你是不是也這樣看。我和某些其他管理員和蟲蟲飛君對RSN的觀點是有點不一樣,她來來去去反覆強調的觀點大概是「除非傳媒惡意造假,否則就不應該禁制傳媒,要不然寫條目可用的來源就會減少,有違『海納百川』的精神」。我當時決定關閉,主要是兩個理由:一、討論停滯多時,二、安亭君說「已受理」,我可能誤會了,以為他是說「已完成」而非「處理中」。我找個機會跟安亭君說一下這事情。--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1年5月20日 (四) 11:37 (UTC)[回覆]

@春卷柯南了解,我的觀點已經在之前的討論中說的差不多了,這幾個月除了多了一些證據之外也沒什麼別的要補充的,在此也謝謝您嘗試結案的努力。--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5月20日 (四) 11:42 (UTC)[回覆]

有關有線電視新聞網條目的清理模板[編輯]

您好:請問您期望的清理方向為何?感覺上似乎掛 NPOV 模板比較適合。--Kolyma留言2021年6月1日 (二) 06:16 (UTC)[回覆]

@Kolyma過度側重只有短期影響的爭議,對歷史和相關事物(不是爭議,比如其歷任重要員工、負責人之類的)介紹太少。--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6月1日 (二) 06:31 (UTC)[回覆]
有關「歷史和相關事物」部分,雖與該章節無關,但本人仍參考英語維基條目添加大量內容,雖未全盤翻譯,但重要段落均已列入,而且讀起來沒有明顯缺損的感覺。有關「過度側重只有短期影響的爭議」,建議改掛 Missing information 模板為宜。其實該章節各項報導是否應該列入,見仁見智,而且已有多位用戶參與討論,並非一般的清理議題,實在不適合掛清理(章節)模板,本人稍後將會刪除。若仍有異議,請至條目討論頁發言,指明「要清理什麼內容」?謝謝!--Kolyma留言2021年6月20日 (日) 07:34 (UTC)[回覆]
@Kolyma嗯,我稍後會進一步闡明,先簡單在這裡說一下我的想法。我認為這種介紹大的東西的條目,對應的東西應該也是相對影響較大的事件,以本條目為例,若其遭到了一次炸彈襲擊,那麼可能有新聞(12),但是可能不重要,但是如果這枚炸彈其實是微型核彈,或者這次炸彈襲擊開創了全美各地向CNN頻繁發送炸彈的先河,那麼顯然這些事有着深遠影響可以多寫一點。好了,看看現在條目內的情況,極右翼的帶有法律糾紛的指責(而且現在也沒有下文了)、八卦新聞、陰謀論者的指責,這些東西基本每一家大媒體基本上每隔一兩個月就要經歷上一兩次,有的時候更有媒體將陰謀論和騙局信以為真(34),真的有必要把這些東西列在條目內嗎?當然,我不否認這是有效信息,但是相比起其他內容,它們起到的作用太少了,讀者進入這種描述大媒體的條目,多數也不是進來看八卦的,而是希望了解到底這家媒體在做什麼,國際影響力如何,歷史如何。--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6月20日 (日) 08:18 (UTC)[回覆]
請使用Missing information模板。--Kolyma留言2021年6月20日 (日) 08:20 (UTC)[回覆]
@Kolyma我短期內可能不會再給這個條目掛模板,但是{{Missing information}}說的是缺失信息,如果現在所有信息補全了但是多出來了一部分不必要的信息,那就不叫缺失信息了。而且{{POV}}:「當您發現條目存在嚴重的平衡問題和缺乏中立的觀點」。--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6月20日 (日) 08:23 (UTC)[回覆]

感謝[編輯]

感謝
感謝閣下在上次的中國-塞爾維亞活動中付出的卓絕努力、貢獻和支持!希望在未來的各類維基活動中,繼續看到閣下的身影! Walter Grassroot留言2021年6月22日 (二) 02:59 (UTC)[回覆]

Re: 您好,我想問一個問題[編輯]

完成,下次 閣下有DYK通過時,機器將不會自動在您的用戶頁授予創作獎。--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1年7月2日 (五) 07:44 (UTC)[回覆]

@Cdip150Okay, thanks.--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2日 (五) 09:27 (UTC)[回覆]

我已將卡爾·馬克思條目提報典範條目重審[編輯]

您好,我已將卡爾·馬克思條目提報典範條目重審(Wikipedia:典範條目評選/提名區#卡爾·馬克思),由於您曾在條目評審時提出意見,因此跟您說一下。

--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4日 (日) 00:52 (UTC)[回覆]

有關之前的主編, 我已通知KOKUYO、百戰天蟲、Aronlee90、AsharaDayne、Walter Grassroot ,若有遺漏沒有通知到的主編,再麻煩您協助通知了,謝謝--Wolfch (留言) 2021年7月4日 (日) 05:28 (UTC)[回覆]
@Wolfch好的,知道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4日 (日) 05:31 (UTC)[回覆]

的確有可能媒體不公正。218.164.107.50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15:45 (UTC)[回覆]

@218.164.107.50您好,我能理解您的急切心情,但您應考慮這個條目主要是在描述敵對媒體效應,描述媒體偏見本身就與整個條目的「基調」相違。此外,即便可以加媒體偏見,也不應加後面那句,除非有來源證明真的有敵對媒體效應實際上是媒體偏見的情況,所以我當時回退了您的編輯。--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13日 (二) 15:49 (UTC)[回覆]
相反情況的分辨列在一豈不是比較清楚?218.164.107.50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15:52 (UTC)[回覆]
@218.164.107.50這樣可能是在進行原創研究,當然您可考慮擴充媒體偏見條目。--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13日 (二) 15:54 (UTC)[回覆]
相反的東西列一起是比較,並非原創研究。218.164.107.50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15:56 (UTC)[回覆]
@218.164.107.50好吧,那我姑且讓一步,加回媒體偏見,但後面的話沒有來源支撐我覺得仍不應加回,這樣如何?--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13日 (二) 16:00 (UTC)[回覆]
感謝!218.164.107.50留言2021年7月13日 (二) 16:03 (UTC)[回覆]
@218.164.107.50抱歉……我錯了,您是對的,確實應該在參見加這個條目,第一句話就有講媒體偏見的問題。不過我還是不覺得後面那半句值得加(因為我覺得有點太抒發個人情感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7月13日 (二) 16:10 (UTC)[回覆]

關於納粹主義的編輯[編輯]

「希特勒主義」是根據英文維基百科裡的「Hitlerism」翻譯的。--民眾人民 (留言) 2021年11月17日 (三) 07:05 (UTC)[回覆]

好的。--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11月17日 (三) 01:24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編輯]

譯者星章
感謝您出色、卓越的貢獻。 CCPSupporter留言2021年12月2日 (四) 12:50 (UTC)[回覆]

投票通知:試行安全投票(SecurePoll)[編輯]

由於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暴露了本地社群自治的一些問題,社群展開了一連串的討論以嘗試修補此前選舉制度的漏洞。

參與討論的編者認為,使用安全投票(SecurePoll,一種維基媒體內部投票系統)可能可以解決一些既有問題,包括拉票等,但是是否施行此制度則需要社群共識決定。

據此,現決定舉行一場安全投票,以決定是否在管理人員選舉中試行安全投票制度。本次投票有三個問題,除了第一題為測試題以外,其他問題的結果都可能影響中文維基百科的未來發展。

本次投票之投票期為2021年12月11日 (六) 00:00 (UTC)至2021年12月25日 (六) 00:00 (UTC)。

關於安全投票:
  1. 保密:閣下投票之內容將獲得保密,除選舉管理員以外無人可以得知。本次投票將由基金會職員擔任選舉管理員。
  2. 自由:閣下投票後到截止前,可以任意改票。新的投票內容將覆蓋先前的投票內容。
  3. 公平:為避免傀儡操控投票結果,投票時將紀錄一些技術數據,此與閣下平常編輯維基百科時相同。

參與投票

希望閣下能夠踴躍參與投票!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1年12月11日 (六) 09:57 (UTC)[回覆]


此訊息由大量訊息發送功能傳送給所有合資格投票人(包括延伸確認使用者或管理員權限持有者,在投票開始時被封禁者除外)。
如果您不希望在未來收到所有透過大量訊息發送功能發送的訊息,您可以在您的使用者對話頁內加入Category:不接受消息發送這個分類。